第297章 ‘一呼百应’(第2/3页)

前两批进货,让你赊着,没问题了吧。

张建在魏涛体系里作用大,在这方面也帮着他处理了很多事情,琐碎繁杂,也亏得他有很好的耐心,能力也有,类似的事情总是处理的很好。

至于说借钱,你总得有个借钱的理由吧?什么想做点小买卖之类的最常用,在魏涛这里几乎没有用武之地,自家买卖现在做成了松江的连锁品牌,你什么小买卖有这个托底?

连‘鲜时光’加盟你都不愿意做,那你想要做什么?

至于一些生病住院之类的事情,救急不救穷,多多少少魏涛也会拿一些,如果真的到大额,你真若是已经卖房卖地了,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凑的都凑了,找到我说借个几万,也可以。如若你只是空口白牙,我家谁谁重病,结果自家房子地都在,就单指望着这门亲戚来救命呢,那魏涛是不介意冷着脸的。

至于欠了钱很难偿还的,没关系,都这样了,你不介意吃苦受累吧?你还欠着债呢,还要生活呢。我这里有的是岗位安排你,这可就跟亲戚过来想要致富奔小康两回事了,你是有个活儿吃苦受累流汗赚钱就行,没有什么挑三拣四的资格。

在处理这方面的难处时,这一年尤其多,过了年更是聚堆而来,真正到魏涛跟前儿的,没几个,他身边这些能用的人,也确实努力了,能不麻烦他的解决都帮着解决了,实在解决不了才找到他。

魏涛做房地产开发,那在亲戚间绝对是超级大爆炸级别的猛料,很多人其实不懂他这些生意之间差距在哪,单纯只是觉得盖高楼大厦,那跟开大工厂一样,都是这座城市里真正的大老板才能做的事情。

那一栋栋楼得多少钱才能盖起来?

他们不知道各个承建方包工头都需要垫资进场,也不知道拿到地就可以再去抵押贷款,还以为电视上动辄听到几个亿盖房子,就需要盖房子的人拿出这么多钱。

魏涛这几年赚了多少钱啊,不是才从技校毕业,小莲下岗,不是母子俩摆地摊来着吗?

有人就说了,人家魏涛找个好对象,未来老丈人,那是松江捕快口的大人物,有这晋升阶梯,赚钱还不快吗?

类似的说法,也就是一些什么都不懂的人,不愿意承认才能所想到的‘最合理’答案,没有门路,没有靠山,没有背景,他魏涛怎么可能就赚了这么多钱。

自从魏涛姥姥也搬到了安顺街,来安顺街走动的亲戚就多了。

三姨,三姑,舅妈,姑妈,这些已经渐渐在老太太这里不常听到的称呼,最近也频繁了起来,老太太别的不说,身上穿的衣服脚下穿的鞋子,多了起来。

紫御华庭对外宣传项目斥资五个亿的‘小道消息’一出去,那对于魏涛的亲戚们而言,一个个瞪圆了眼睛都觉得这消息不敢置信,‘亿’这个单位距离他们太远,那得是多少钱?

很多四五十岁的人,概念里,万元户是有钱了的概念,好似还没有完全消失呢,这家里有个亲戚,都支起了‘亿’为单位的生意,哪怕是一些矜持不好意思觉得长时间不联系的亲戚,现在也都忍不住了,不得不想方设法靠近过来。

亏得周兴莲这里,有棋社,自家经营果蔬超市,不,现在称之为生活用品超市,也不算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也有了,一个货架上,基本上你在这一家店进出之后,生活里吃喝的必需品,差不多可以买齐了。

来了亲戚,店里招待,吃好的喝好的,那几个冰柜里,逢年过节冻上的牛羊肉和各类鱼虾,随时随地解冻,门口大铁锅,后面围起来的长条小院,放上几口小锅,十几二十号人吃饭,大菜满足你所有对于好吃好喝诉求。

需要猪肉鸡肉或是新鲜蔬菜,足不出户,想要吃个火锅,店里面新鲜的牛羊肉片也都有,自家的东西,随时随地,你就算是天天来蹭,不能顿顿大鱼大肉,但顿顿荤菜管够,周兴莲是不心疼的。

需要找个工作的,需要做点小买卖的,需要孩子想要进城学点手艺的,需要疏通一下关系的,这些都没问题,亲戚来了,我们这里有这条件,不会让你们败兴而归。

有些想要凑过来拉近关系的,时不时来店里帮忙或是跟周兴莲搓个麻将逛个街的,亦或是小一辈今天买件小衫明天看到一双鞋合适的,过来送给姨(姑)身份的周兴莲,做出‘承欢膝下’的姿态。跟周兴莲一辈的,则是凑到魏涛姥姥身边,做出一样的姿态。

真心真意有多少,魏涛告诉母亲不必考虑,你享受众人中心的感觉就好了,享受身边都是好人的环境就好了,多那么多的孝子贤孙,陪着你玩也好啊,更小一辈的过来,周兴莲都会给红包,第二次来都会店里面又是酸奶又是好吃的,享受这份生活里绝大多数人都难以享受到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