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走向繁荣(第2/3页)

距离“404-β号避难所”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过去了半年。

在这半年的时间,不只是《废土OL》的“游戏世界”迈入了新纪元的大门,“现实世界”同样出现了新纪元的萌芽。

这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毫无疑问是“盘古”可控聚变反应堆的点火。

虽然采用氘氚燃料的一代核聚变技术在废土上已经属于能进博物馆的老古董,但对于尚处在“古典纪元”的β宇宙来说,这项老掉牙的技术却仍旧能用时髦这个词来形容。

受到“盘古”反应堆的影响,整个东亚地区乃至东南亚与南亚的变化,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这个词来形容!

而在那媲美恒星的能量的支撑下,率先完成可控核聚变点火的华夏在新能源以及信息等等领域一系列远见卓识的超前布局发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直接凭空创造了数个数十万亿规模的市场!

在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面前,一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债务都随之迎刃而解。

不止如此。

从大亚湾向外延伸的电网不仅辐射了两江流域的工业带,更是顺着海底电缆漂洋过海的向西渗透到了孟加拉湾,向南渗透到了所罗门海。

沿着电网向外输出的不只是无尽而廉价的电能,还有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高能耗、高劳动力密度的低端制造工厂。

那些大多数都是华国居民们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去做的工作。

在过去的五年中,技术革新所创造的财富被装进了国家发展基金里,因为技术更新换代而失去工作的劳动者们失去的仅仅只是劳动,并没有同时失去在旧时代与劳动牢牢捆绑在一起的“生存权”。

随着五年的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基金分发的社会发展红利已经逐渐超越了打螺丝的收入。

在不用为生存、婚育、医疗和养老发愁的情况下,未受教育的人们大多都倾向于拿着补贴去读书或者学习一项技能,而受教育的人们则倾向于从事更具有创意的工作。

不管是关于上天入海的创意,还是关于短视频的创意。

虽然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不得不承认有些工作确实比别的工作更平等也更体面。

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搬运快递或者砖头,也不可能真的搬一辈子,况且腰也受不了。

如果有的选,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活得更轻松一点儿,更不会有人介意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消费社会福利上,以及将那些麻烦的体力活儿交给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劳工。

虽然坏处是多了一大堆好吃懒做的家伙,导致网络上的烂梗越来越多,但因祸得福的是所有人都变得更幸福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们待在一起。

还不够好的东西总会慢慢变好。

在现实中拥有幸福的人,对其他人的态度也会更善良和宽容多。

而随着社会整体实力的提升,一个远比以往任何纪元都要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在冉冉升起。

或许用不了多久,这颗冉冉升起的光芒便会福泽整颗蔚蓝色的星球,并照耀太阳系中其他贫瘠的土壤……

而等到连贡献低端劳动力的欠发达地区,以及摧残肉体和精神的工作岗位,全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事物取代,属于这颗星球的繁荣纪元便算是真正的降临了。

……

南洋某个风景宜人的度假小岛,金黄色的沙滩上人来人往。

除去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新兴经济体,最近就连这座大多数人都叫不出名字的小岛,也通过海底电缆并入了来自华夏的可控核聚变电网。

拜此所赐,RMB在当地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USD,并且变得和出手阔绰的华人旅客们一样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

虽然这给“404-β号避难所”的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但反过来也节省了前者许多麻烦。

首先往返小岛的航班变多了,404-β号避难所的影子干员们可以更高效的出差,其次用电的麻烦也解决了。

尤其是后者。

原先他们还得在海底偷偷的修洋流发电机,如今只需要装模作样的建几个数据中心,或者宣称自己在挖数字货币就行了。

掏钱买电可比自己运营电站方便的太多了,“404-β号避难所”或许面临过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但唯独没有缺过钱。

对于提前看过剧本、甚至于“未来剧本就是自己写的”的重生者而言,合理合法的弄点“身外之物”简直不要太容易。

早在“404-β号避难所”投入运营之前,“教授”就已经解决了运营资金这些最基本的问题。

至于未来的问题……

那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

“差不多到我离开的时候了。”

某座不起眼的渔人码头上,拎着手提箱的教授与一众共事过的同事们一一告别,随后脚步停在了原理博士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