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这怪物咋还一波一波的来(第3/4页)

正好这儿就在海边,最不缺的就是盐。

肉干其实卖不了多少钱,真正能卖出价钱的还是变异猎豹的皮。这玩意儿比变异麋鹿的鹿皮可要贵上不少,趁着现在市场上数量还不多,不管是运回联盟还是拿去银月湾卖掉都能赚不少。

除了变异猎豹,还有变异蜘蛛。

虽然某个智力系的玩家已经用生命证明了,这片雨林中的变异蜘蛛是不能吃的,但它的丝腺和毒囊可都是好东西。

百越行省的变异蜘蛛比河谷行省的变异蜘蛛个头要大得多,掉落的材料品质也要高上不少。

虽然短短一个上午,薯条港的幸存者就死了十多个玩家,但总的来说还是不亏的。

总的来说。

看着VM屏幕上的那一串数字,朝着营地门口走去的精灵王富贵,忽然冷不丁地嘀咕了句。

“老娜,你说到底是谁一直在买银币啊。”

很久以前他就在好奇这个问题了。

虽然大多数玩家在刚开始玩这游戏的时候都是兼职,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像他这种日均在线16个小时的职业玩家。

如果不是游戏角色需要睡觉,现实中需要吃饭和运动,他搞不好会直接搬进《废土OL》的世界里。

和沉迷无关。

纯粹是这个世界太逼真了。

简直就像是人生重开了一样,而且还不会死亡。

但仔细想想,还是有很多奇怪的地方的。

比如《废土OL》神秘的运营商,再比如“银交所”的那群日以夜继挂牌进货的神秘买家们。

因为双方之间维持的某种“不可告人”的默契,《废土OL》的封测玩家只要在游戏中随便做两个任务,就能满足现实中的生活需要。稍微玩的时间长一点儿,好好遵守并不算很严格的游戏规则,就能在现实中躺平,甚至成为脱产者。

这种感觉就好像有一群人白养着他们,巴不得他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废土OL》中一样。

他倒是不反感这种感觉,毕竟他是很享受这种完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的,连带着现实中的物欲都跟着下降了不少。

他只是有些不太理解。

这帮躲在幕后操盘的“大人物”们到底图个啥呢?

“嗐,有人愿意买,那自然有用得上它的地方,你操那闲心干啥。”伊蕾娜斜了他一眼,一脸滑稽地调侃了句。

精灵王富贵想了一会儿,脑洞大开地说道。

“我说万一哈,现在游戏里就几万个玩家看不出来问题,可到时候游戏公测了,那么多人不上班,都跑游戏里打金去了,社会不得乱套了。”

伊蕾娜:“emmm……有没有一种可能,银币能够换到某种让人们不需要工作的东西,或者说让一些工作变得不需要那么多人。”

精灵王富贵愣了下。

“啥意思。”

伊蕾娜漫不经心地说道。

“字面意思嘛,就比如以前曙光城搬砖全靠力量系牲口,现在一套矿工外骨骼能让一个普通人干五个人的活儿,这不就能多出来四个不干活儿的人?不管他们是去打灰、打家具还是躺床上混低保,不都比五个人一起搬砖的时候舒服多了。”

当然了,这种算法讨论的仅仅是单位劳动力创造社会财富的总量,并不涉及分配方式等等其他问题。

生产力的进步仅仅是生活水平提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像布格拉自由邦一样高科技低生活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总归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有人愿意掏钱雇他们在游戏里泡着,那必然是他们在《废土OL》中赚取银币的游戏行为,产生了与那些金钱相匹配的社会价值。

之前论坛上就有过传闻,每次资料片结束之后的拍卖会,拍卖的东西其实是一些黑科技。

有人甚至特意观察过。

每次拍卖会结束之后不久,产业界或者学术界便会有一些不大不小的风声放出,某某某项关键的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再接着过段时间,等人们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些技术突破产生的成果不少人都已经用上了。

他还记得《废土OL》刚运营不久那会儿,智能手机最多也就待机个一两天,后来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各大手机品牌都陆陆续续地推出了超长续航一星期的机型。

再然后又是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也跟着突然翻了一番,不少电池、新能源车企业的市值也翻了一番不止。

精灵王富贵挠了挠后脑勺:“你的意思是说……银币能在现实中买到矿工外骨骼?”

伊蕾娜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我只是举个例子,又没说一定得是外骨骼,也可能是更基础、对各行业辐射范围更广的东西,比如能源、信息、材料这三个领域相关的技术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