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第2/2页)

“这个道理公子怎就不明白呢?”

“没了权势在手,公子你跟寻常黔首有何区别?那些朝臣谁还会敬你?畏你?到时宗正府的官员,少府的官员,暗中对公子的钱粮克扣,公子你是没地方声张的。”

“公子你生活太好了。”

“根本没见识过社会的黑暗跟不易。”

“但我赵高不一样,我赵高是赵人,从进入宫廷时,便是从微末爬起,我见过宫中太多龌龊肮脏,有些黑暗甚至是难以启齿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公子能够想象的,正因为此,我赵高才一直力劝公子去争储君之位。”

“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让公子今后不用再受这番苦!”

“公子,你糊涂啊!”

赵高满脸愤懑。

胡亥低垂着头,根本不敢抬头,只是怯声道:“那现在如何是好?我都已当场拒绝了,就算出尔反尔,恐朝臣也不会信我了,而且赵卿你根本就不知,立储背后的隐情,朝堂的情况要变了。”

闻言。

赵高倒是一愣。

他深吸口气,压下心中怒火,狐疑道:“公子知晓陛下立储的用意?”

胡亥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苦笑道:“并不算完全知晓,只是听说过一二,而且赵卿你或许不知,从南海回来之后,我胡亥就没有争得储君之位的机会了。”

“我全程在给我大兄做垫脚石。”

“若非如此,我又岂会这么轻易放弃?”

“这是为何?”赵高目光闪烁,不断的追问着。

胡亥欲言又止。

他不知这些话该不该说。

但出于对赵高的信任,还是决定说一些。

他沉声道:“父皇立储,为的是以给储君铺路,在朝中颁发一些政令,对天下现状做一些改变,而其中的由头,便是我在南海遭遇的袭杀,这段时间父皇引而不发,为的就是这个后续。”

“甚至……”

“可能会引起不少朝臣不满。”

“而我胡亥作为这个事件的牵头者,无论如何是得不到朝臣认可的,因而从任何角度来看,我胡亥都没有机会成为储君的,这次的朝堂争论本就是一个过场,对最终的结果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

“赵卿你太过高看朝臣的影响了。”

胡亥摇了摇头。

闻言。

赵高反倒冷静下来。

他颇有深意的看了胡亥几眼,又在脑海沉思了一下,凝声道:“按公子所说,陛下其实早就在心中决定储君为长公子了?”

“的确如此。”胡亥点了点头,苦笑道:“我在南海收了一份投书,又遭遇了一次袭杀,这也导致在父皇心中,我并不是一个所谓的遵纪守法之人。”

“因而我将此事告诉陛下时,遭到了陛下一顿叱骂。”

“原因便在于此。”

“也是从这时起,我跟大兄的储君之争,彻底发生了偏移。”

“父皇因此选择了大兄。”

“至于这次朝会为何会是议立储,我却是不清楚,但想来父皇定有深意,只是我想不明白罢了。”

赵高若有所思。

他凝声道:“如此说来,陛下这几日没有上朝,未必真是身体欠安,而是故意不去上朝,为的就是营造一个立储的氛围,继而将立储之事给定下,从而再去做公子前面说的后续布置。”

“的确有这个可能。”胡亥想了想,对此表示认同。

赵高狐疑的看了胡亥几眼,好奇道:“公子为何会知晓这些?又是那嵇恒告诉的?”

胡亥道:“赵卿,你莫要对嵇恒生出这么大的怨恨,他不会出仕的,这些只是他对天下形势的判断罢了。”

“臣岂会对一布衣生出不安?”赵高冷哼一声,满眼不屑道:“臣只是担心公子为会此人蛊惑,这人为六国余孽,心术不正,公子若太过信任此人,早晚会出事的。”

“而且此人明显更信任长公子。”

“公子根本不用把这人太过放在心上。”

“嵇恒不是这样的人。”胡亥下意识为嵇恒辩解了一句。

赵高摇头道:“公子涉世不深,不知人心险恶,但我赵高从小摸爬滚打,岂会不明白这些?”

胡亥张了张嘴,没有再开口。

赵高眉头紧锁,沉思了一阵,突然道:“公子既陛下后续会有决断,那可否将此事为公子所用,为公子在朝中张目?”

“毕竟储君也就只是个储君。”

“能立就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