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我,嵇恒,恶龙也!(第3/4页)

嵇恒轻笑一声,解释道:“大秦的爵位,从低到高,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这几个爵位为低级的‘士’爵,而从大夫开始,官大夫,公大夫,公乘是‘比大夫’爵。”

“官大夫及以上爵位的子弟是能直接进入学室的。”

“也即是说,这些相对较高爵位的子弟,从一出生就至少能成秦吏。”

“而‘比大夫’级中最低级是大夫,这同样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爵位,跟最低级的公士一样,只要能成为公士,就能从官府手中分得一顷一宅,而只要位列大夫,就能不通过举荐、保荐,直接出仕。”

“但这两个爵位都只是一个门槛。”

“一个是获得田宅的门槛,一个是直接出仕的门槛。”

“然也只有这些。”

“公士是不能穿盔甲、为军士长的,大夫只是自己能为吏,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子弟一定能为吏的,所以大夫爵的‘官吏’的子弟是只能走下面的途径,就是给低级爵位的人提供的入学。”

“至于为何是部分簪袅。”

“因为簪袅的人数很多,若是全部都入学资格,大秦的财政是支撑不起的,而且也容易让人觉得进入的门槛较低,还容易引起不更跟大夫级的人不满,所以簪袅爵位的子弟,想入学,必须另增加一些门槛。”

“例如……”

“戍边满五年之类!”

听到嵇恒的话,扶苏眼皮一跳。

他已全部听明白了。

嵇恒提出的这个入学是有门槛的。

门槛在簪袅跟不更之间。

这个门槛,对簪袅爵而言是高了,对不更爵的人而言是低了,所以要做适当的调和,簪袅爵的放弃公士爵以上的功赏,外加戍边满五年,其子弟就能入学,而不更的子弟是能直接入学,甚至还会给与一些优待。

例如放发一些钱粮。

最终让这两个爵位的人都能满意。

至于本不该进来的大夫级,除了免费提供入学资格外,还会给与一些其他优待,用以笼络这一爵位的人之心。

至于官大夫及以上,他们的子弟今后起点更高。

同样也能让中高爵的人满意。

入学跟学室是两条泾渭分明的并行线,一条满足低爵位中的较高部分,一条满足中高爵,至于最底层的公士跟上造,他们是没资格为‘吏’的,他们的目标是去解决自身的生计。

其他不是他们能考虑的。

他们若想将自己的子弟送去读书,可以,将自己的爵位提升到簪袅级,而这同样会给底层人一个向上的动力。

商鞅体制下的军功爵制,给黔首提供的向上动力,是让黔首获得足够养家糊口的田宅。

嵇恒设计的这套爵制,给黔首提供的向上动力,是为吏。

但商鞅的体制是以军功的形式得以升爵,但嵇恒的这套,又该以什么形势让黔首得以升爵呢?

戍边?

服徭役?

扶苏沉吟片刻,最终摇了摇头。

他想不出。

胡亥若有所思的点头,他突然又道:“按嵇恒你这么说,那簪袅不更他们获得的功赏就都不给了?”

嵇恒肯定的点了点头,道:“不给。”

“除了提供一顷田跟一宅,上造跟簪袅对应的功赏全部收回。”

“想获得为吏的资格,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他们的身份跟地位,只能得到这些,若想获得更多,那就去立功升爵,若是做不到,那就只能这样。”

“要怪……”

“就怪商鞅的疲民之政吧。”

嵇恒这句话一出,脑海突然想起后世的一句话‘要怪只能怪自己不努力’。

但当真是自己不努力?

只是有人用自己廉价的资源,换走了你大半生所得罢了。

到头来你甚至还得感谢。

嵇恒目光微沉。

他感觉自己似越来越冷血了。

也越来越像恶龙了。

他其实可以给自己找很多解释,但最终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他的做法就是在压榨底层,通过官府手中廉价的‘知识’,夺走常人奋斗大半辈子的财富。

如此底层的黔首才能继续拼命的劳作。

用以养家糊口。

朝廷也能借此榨取到更多钱粮。

他今后唯一能补偿的,就是尽可能的提升生产力,让黔首手中的一顷田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让这些受苦的黔首得以有机会安享晚年。

但还不是现在。

现在的大秦没有这么阔绰。

更没有这个条件。

唯有将各种隐患解决,才能真正的大踏步。

嵇恒抬起头,已是有些不敢面对灼目的阳光,他下意识的垂下头,最后干脆闭上了眼。

扶苏犹豫了一下,不确定道:“按先生所讲,底层黔首似放弃了太多,他们恐未必会为了一个上学名额,就放弃自己来之不易的田宅跟其他功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