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重走开国路!(第2/3页)

“这决然不是!”

“大秦能从微末崛起。”

“除了历代先君先王的努力,也离不开底层民众的信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大秦能一统天下实是得了万民之心。”

“何以短短数载,就民心尽失?”

“就算民心丧失,关中对大秦的感情,也定最为笃实。”

“先生之前说大秦首要在固本。”

“固本固本。”

“固的就是关中之本。”

“我若连去到地方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去巩固关中民心?”

“又哪有颜面去实现民心归复?”

“只是在自说自话。”

“多谢先生指点,扶苏已明白了。”

“此次回去,便向父皇请求,重走大秦历代先君之路,深入地方体察民情。”

“急民所急,解民所忧。”

扶苏一脸肃然,恭敬的朝嵇恒作揖。

嵇恒坦然应下。

嵇恒缓缓道:“你能明白过来,还不算晚。”

“你并非真要深入地方,去跟地方黔首密切交谈,地方之隐忧,非是短时能解决的,不过有实地了解就已足够,你更需知晓的,是通过重走大秦的开国路,去了解大秦过去的历史,借此唤起民众对大秦的认可和好感。”

“人都是有感情的。”

“哪怕是一句突然关心,也会让他们触动良久。”

“大秦这些年对天下压榨的很厉害,不仅关东对秦怨声载道,关中的民众同样如此,你以长公子身份去到地方,却是能无形间拉近跟关中民众的关系,而且又通过民众了解过去之事,无意识间让他们缅怀起过去,也会让他们憧憬起未来。”

“以此来减弱对现在的憎恶。”

嵇恒目光一沉。

在心中暗暗叹气一声。

他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冷血了。

也少了一丝温良。

所思所想首要考虑的是利益。

闻言。

扶苏若有所思。

他本以为嵇恒让自己重走开国路,是为了让自己体会大秦先君的艰辛,但嵇恒后续的这番话,却让他当即醒悟过来,嵇恒只是想借重走来招徕民心,让民众减少对秦廷的怨恨。

扶苏道:“扶苏明白了。”

嵇恒深深的看了扶苏一眼,怅然一叹,没有再开口。

他其实很想让扶苏真的去走。

但大秦眼下问题繁多,以扶苏的才能,根本就招架不住,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让扶苏借此去招徕人心,让关中黔首感念旧情,不至于怨恨之意继续滋长,为大秦后续改变多争取一点时间。

大秦欠缺的就是时间。

听到扶苏的话,胡亥眼皮一跳。

脑袋垂的更低了。

嵇恒扫了胡亥一眼,并没有太在意,继续道:“今天就到这吧,回去跟始皇说一声,择个良辰吉时就可以去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时适当的深入地方,对天下也会理解更深刻。”

扶苏点点头。

他本想让嵇恒替自己讲一些史。

但前面那番话,也是让他明白,自己已偏离了。

自不会再继续。

他拱手道:“多谢嵇先生指点。”

“扶苏告退。”

“胡亥也走了。”胡亥跟着说了一声,也跟着走了出去。

去到院外,胡亥有些好奇道:“大兄,你真要听嵇恒的,去效仿先君的道路?”

扶苏正色道:“自然要去。”

“我们这些年在父皇的羽翼下,生活的太过安逸了,早就忘却了四周并不安全。”

“之前的宗室子弟,在我们这个年纪,早已出入疆场,建功立业,或者为政地方了,我们在宫中读了十几二十几年书,却也只是读了十几二十来年的死书,不出去走走,又如何领略天下的美好?”

“书中得来终是浅。”

胡亥凝声道:“但我看嵇先生的意思,分明是想让我们走六地啊。”

扶苏看了胡亥一眼,道:“有何不可?”

“腿生来就是用来走路的。”

“跟大秦历代先君相比,我们走点路又算什么?”

“当年整个关中一片荒凉,是大秦的先祖带领着一众秦人披荆斩棘,靠着顽强的意志硬生生打下来的,我们现在享受着祖辈的余荫,岂能因此懈怠?整日想着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眼下大秦时局维艰,我们更应勉力同行。”

见扶苏一脸坚毅,胡亥脸色变了变,也没有再开口,附和道:“兄长教训的是,是胡亥不思进取了。”

不多时。

两人回了宫。

扶苏径直去了咸阳宫,将嵇恒的想法告知给了始皇。

嬴政高坐其上。

听完扶苏的话,嬴政眉头微皱。

他的目光停在扶苏身上,沉思了好一阵,才淡淡道:“准,此事就交由嵇恒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