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第4/6页)

⑤“人事”句:世间的事往往难如人愿。意谓新婚之后,不是夫妻团聚而是离别从军。错迕,错杂交迕。

【赏析】

这首诗写一对夫妇“暮婚晨告别”的惨剧,通过新婚女子的叙述,曲折而深刻地抒写了生离死别的悲哀,但由于时局危迫,她又抑制着内心痛苦,勉励丈夫努力从军。惜别劝勉,真切如见,表现出女子的善良坚贞,又识大体、顾大局,通过人物的复杂感情,隐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乱和兵役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渭北春天树②,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注解】

①“清新”二句:庾开府,即庾信;鲍参军,指鲍照,他们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此二句赞李白的诗像庾诗那样清新,像鲍诗那样俊逸。

②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赞赏。起联对李白的人和诗的概括恰如其分,颔联承之,因杜甫崇拜庾信和鲍照,故而以李白和他们相比,表达了对李白的推崇和钦仰,也表现出两人的深切情谊。“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对李白的怀念,感人肺腑,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①,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②,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③。

【注解】

①随风句:夜间细雨无声,人们不觉,故曰潜。

②野径:田野中的小路。

③花重:花枝饱含雨水,故曰重。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的,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的名作。首句用“好”字开篇赞雨的适时。第二联写听雨,第三句写雨景,暗写诗人盼好雨不停的心情。尾联见雨意正浓,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力,生动地勾画出了初春夜雨所特有的温馨氛围,也透露出诗人舒畅的心境。

img39

羌村三首(选一)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角下平地②。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③,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④。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⑤。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解】

①至德二年(757),杜甫被肃宗放还羌村探家,《羌村三首》就是此次还乡所作。此是第一首。

②“峥嵘”二句:写黄昏景色。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天空中的云层。赤云,夕阳把暮云映得鲜红,故谓“赤云”。日角,从云下斜射到地面的阳光。

③妻孥:即妻子。怪我在:写出离乱中家人骤然重见,出乎意料的情景。

④遂:遂愿,即如愿。

⑤歔欷:叹声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刚到家时家人与邻居悲喜交集的情景。前四句叙述黄昏到家的景象,雀鸟呜叫着,似在欢迎归客。后八句写初见家人、邻里时的悲喜交集之状,景象如绘,情事如见,语言朴素直白,却句句出自肺腑,真挚而感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遭逢世乱,颠沛流漓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感慨与辛酸。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一)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②,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③。

【注解】

①《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此为第六首。

②娘:唐代对妇女的美称。

③自在:自由自在。恰恰啼:一说着意啼,一说适当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郊外散步,欣赏美景,情随景生,写下所见所感。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以人名入诗,颇具民歌风味。次句是写花之繁茂。第三四句写花枝上彩蝶翩翩,莺啼清脆,从侧面烘托春光明媚。语言轻灵活泼,读来令人心醉。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②,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③?只缘恐惧转须亲④。即防远客虽多事⑤,便插疏篱却甚真⑥。已诉征求贫到骨⑦,正思戎马泪盈巾。

img40

【注解】

①此诗作于767年秋,这年夏天,杜甫将草堂让给亲戚“吴郎”居住。

②扑:击,打。任: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