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关于胜利的顶点(第4/4页)

有时候,整个战局会在双方臆想的均势中毫无结果地延续下去,所以,如果行动方缺乏必要的决心,那么防御方则可从中获得等待的利益。如果有一个军事行动破坏了这种均势,伤害了敌人的利益,逼迫他不得不采取行动,那么敌人极有可能采取行动而不是犹豫不决了。

在占领地区内进行防御往往比在本国进行防御具有大得多的挑战性质。该防御包含有进攻的性质,这会削弱其防御性质。道恩能够让腓特烈二世在西里西亚和萨克森悄然进行防御,可是,如果是在波希米亚,道恩就决不会这样做了。

对交织于进攻行动中的防御而言,很明显,防御所固有的主要因素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所以,这种防御方式已经不再具备它原有的相对进攻的优越性了。

如同没有一个防御战局单纯是由防御因素组成的一样,没有一个进攻战局是单纯由进攻因素组成。因为除却那短暂的间歇之外,任何无法导致媾和的进攻都将以防御告终。

由此可见,防御本身就是削弱进攻的因素,这样说并非诡辩。我们将进攻后转入防御当成是进攻最主要的不利。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说明,进攻和防御在力量上的差别是怎样慢慢缩小的。不过,我们还要探讨一下,这种差别究竟如何才能够彻底消失及一种因素是如何在短期内变成相反的因素。

如果允许我们借用自然界的概念,那么我们便能更加简单地说明问题。在物质界,任何一个力要起作用都需要时间。一个缓慢地、逐渐地起作用就能够阻挡一个物体的运动的力,如果时间不够,很容易被那个运动的物体克服。

这一法则非常适合用来说明我们精神生活的某些现象。一旦我们的思想已被引向某一个方向,那么想要改变或者中止这种思想,绝对不是每个有着充分理由的原因都能够做到的。

想要改变或中止它,就需要时间、平静与对思想的持久不断的作用。在战争中亦是如此。倘若人们已经沿着一定的方向向目标前进,或者已掉头跑向避难所,那么将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不容充分领会这些阻止或者改变他们原本行动的力量,而且因为行动在持续进行中,所以,他们会在悄然无声中超越均势的界限,超过胜利的顶点,甚至可能会发生如下这种情况——进攻方在精神力量的支持下,尽管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却感觉继续前进比停下来更加容易一些。

至此,我们认为,进攻方为什么会超过胜利的顶点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情况都是如此。

现在,我们还要探讨一下统帅在判断胜利的顶点时要考虑的一切问题。统帅往往要通过对远的及近的、无数情况的观察来判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推测最重要的问题的发展方向及其价值。换句话说,推测敌军在遭遇我方第一次打击之后,是表现为一个较为坚固的核心,一个越来越团结的力量,还是说只要攻击其表面,立刻就会粉碎。

统帅要判断敌人战区内的一些补给基地被封锁和一些交通线被切断究竟会给敌人造成什么样的损失;要判断敌人遭到沉重打击后的状态,是一蹶不振还是会像受了伤的公牛那样狂怒起来;要判断其他国家的态度,是恐惧还是愤怒,有哪些政治结合关系会解体或建立起来。

如果说,统帅理应像射手击中目标一样,以其迅速而正确的判断猜中了所有上述这些情况,那么我们将只能承认,这种统帅的智力活动非同寻常。因为,上述这些情况存在的变数极大,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会造成统帅的判断发生错误。就算错综复杂的情况未能左右统帅的判断,危险和责任也势必会让统帅犹豫不决。

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统帅宁可在远离目标的地方停顿也不愿意距离目标太近;而那些具备卓越的勇敢和高度的进取精神的统帅往往其行为最终超过了目标。所以,他们也达不到目的。所以,只有那些具备利用少量手段去创建大事业的人方能顺利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