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再战(第4/4页)

悬桥上接到撤离命令的士兵们在看到火船攻击而至时便已经开始蜂拥往两侧的城墙上奔跑。然而,敌船来的太快,火势也来的太猛,悬桥也太过狭窄拥挤,仅仅有五六百人来得及跑到两侧的城墙上,剩下的人根本来不及。

悬桥的中间起了火,短短数息之后,噼啪之声连响,粗大的绳索相继迸裂,悬桥从中间断为两截。近八九百名正在奔逃的弓箭手顿时踏空,像是下饺子一般纷纷落入水中。很多人直接落在了火焰之中,顿时被火焰吞没,还有很多人摔在沉船的木头上,摔在木桩上,或者被空中掉落的铺设悬桥的木头砸进水里。一时间惨叫声,哭号声,求救声,落水声,火焰的呼呼燃烧之声,船体爆裂发出的骇人的噼啪身交织在一起,让所有人都惊骇的魂飞魄散。

火势之大,让两侧城墙上的战立的士兵们都经受不住炙烤,他们只能往后退出数丈,以避免被极高的温度灼伤。在这种情形下,想要援救落入水中的士兵也成为不可能。后方十几艘水军小船根本不敢靠近,只能眼睁睁的看那些落入水中的受伤士兵在被火光映红的水面上扑腾着。

王源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自责不已。最近其实考虑过提防这种攻击方式,但还是让敌军得了手。悬桥是必须要架设的,因为若无悬桥,叛军从河道进攻时,光靠两侧城墙上仅仅能战力的几百名弓箭的阻击是绝无可能阻止的。悬桥的目的便是阻击他们从河道上泅渡。王源也认为,叛军若是打算用火攻的方式烧毁悬桥,应该事前便能被察觉,士兵们撤离悬桥便可。不至于造成如此大的伤亡。可今晚,偏偏未能及时的察觉此事,造成了这一幕悲剧。

估计起码有五六百人死于其中,另外还有数百人会受伤。虽然这些伤亡在王源看来并不算什么。王源见识了许多尸横遍野的战斗,指挥过众多死伤过数万的大战,这几百人的伤亡其实对王源而言根本就没在眼里。但在扬州目前的情形下,损失了这七八百弓箭手便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了。而且悬桥被烧了,下一步要守住河道便极其困难了。

“相国,都是卑职的错,卑职不该着急让他们全部上桥的。您说过,悬桥上的弓箭手最后一刻到位,卑职却没记住您的话。卑职该死啊。”曾国忠跺脚道。

王源喝道:“说这些作甚?打仗还能不死人么?有什么好自责的?即刻传令,全体将士做好迎战准备,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战斗。”

“什么?叛军会大举进攻么?”

“废话,悬桥被破,这正是他们大举进攻的机会,你以为他们只是放一把火玩玩的么?”王源喝道。

曾国忠连声答应着,带着人四下传令。由于悬桥断裂,东西城墙之间难以通行联络,曾国忠授命赶去东城墙上稳住局势,准备迎战。

河道上的大火烧了半个时辰后终于渐渐的熄灭。两艘船和三艘露出半截的大船都烧的散了架。无数的船板木块飘落在水面上,以及数百具死去的守军的尸体也飘在水面上,沿着水流缓缓流向城中。城内河道上,十几艘水军船只和几十艘百姓的小船在河面上打捞尸体。岸上闻讯赶来观瞧的百姓哭声震天。

就在此时,叛军阵中战鼓身划破夜空。随着战鼓的咚咚声,数十艘中小船只黑压压的驶出了叛军船阵。这些船只上密密麻麻都是叛军士兵,船上并未升起风帆,只靠着水流之速缓缓朝城下逼来。

叛军显然吸取了教训,对于河道入口处的暗桩,小船反而比大船更为有效突破这些障碍。因为小船重量轻,而且吃水浅,且在不立风帆的情形下,速度不会太快。这一切都会让这些小船在遭受暗桩撞击时不至于发生太大的损伤和颠覆。叛军在烧掉悬桥之后,已经要用这种正面突破的方式攻破河道了。船过不去不要紧,只要能冲到河口,即便下河泅渡也是可以攻入城中的。严庄正是要以这种拼人命拼运气的方式强行的让兵马攻入城中。这不是笨办法,而是最有效快速的办法。况且他有足够的人力资本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