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僵局,1945~1953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资产阶级德国,只要它是和平的。

——贝利亚,1953年5月

一个头脑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处在与社会主义或者说苏维埃政权关系密切的位置上的人,怎么能相信四大国管制下的和平的资产阶级德国?

——莫洛托夫,1953年7月

德国的分裂是苏联与西方民主国家发生冲突的最引人瞩目的后果。然而,只是在最近,才有人对西方的干预进行批判性的重估,而即使到现在,斯大林的整个作用也无法得到有关文件的证实。许多小范围决策的细节及其执行情况依旧模糊不清,斯大林的密码电报及许多谈话的录音在俄国档案中仍然没有解密。尽管如此,从现有的文件来看,东德事态的新发展中许多都带有斯大林的独特印记。如果没有他的明确同意,其中有些根本就不会发生。苏联驻东德最高政治委员弗拉基米尔·谢苗诺夫(Vladimir Semenov),在20世纪60年代回忆说,为了实行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巧妙的外交措施”。

对东德和苏联档案检查的结果让一些学者确信:斯大林本来更希望建立一个非共产主义的、统一的德国,而不是一个分开的东德卫星国。有些专家认为,苏联人从来没有打算把东德苏联化,只是于匆忙混乱之中,阴差阳错走到了那一步。在这一章,我的看法恰好相反。证据显示,斯大林和苏联的精英们从来没想过要建立一个中立的德国。至少,苏联人是想让德国受西方控制的那一部分保持中立,而在自己的占领区建立社会主义。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在东部占领区建立社会主义,可以把20世纪20年代布尔什维克的国际主义梦想与20世纪40年代建立帝国的梦想结合起来。

从经济上来看,占领区可以提供巨大的战争赔偿,可以为苏联精英带来自肥的机会,为实业家和科学家提供高技术,为苏联核武器提供几乎所有武器级的铀。德国的分裂也是在中欧构建社会主义帝国的好借口。二战的巨大伤亡让苏联的精英和普通公民觉得,自己有资格在德国的未来问题上拥有决定性的发言权,而且这样的看法持续了几十年。

最后但并非无足轻重的是,斯大林从来不想把苏军撤出东德。随着对抗的加剧,无论是从军事还是从地缘战略来说,东德都是苏联在欧洲的真正的中心。几十万苏军最终被部署在那里,准备一有风吹草动就杀向英吉利海峡。

正如后来所证明的,在苏维埃帝国中,东德是麻烦最多的一个环节。作为“民族问题专家”,斯大林小心翼翼地不让德国的民族主义势力卷土重来;他感到问题的关键是把德国的分裂归罪于西方列强。因此,苏联人对东德与苏维埃帝国的逐渐一体化秘而不宣,并让东、西德的边界保持开放。这就使德国成为自由市场制度与共产主义制度展开相对开放的竞争的场所。在占领的头几年,苏联当局在巩固“他们的德国”方面,似乎是成功的。然而,到了斯大林生命的晚期,形势就明朗了:对这个作为欧洲中枢的国家的争夺才刚刚开始,而苏联人毫无胜算。

建立占领政权

在首批苏联士兵进入东普鲁士之前很久,苏联当局就制订了占领计划(文件显示始于1943年)。不过,可以理解的是,这些计划都非常模糊。伊万·麦斯基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的目标是防止德国再次发动侵略。”这个目标的实现,如果不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并“在德国建立一个强大的苏维埃政权”,那就只能通过“持久而全面地削弱德国,使之在物质上无力发动任何侵略”。二十年后,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Rodion Malinovsky)元帅和谢尔盖·比留佐夫元帅表示,他们认为斯大林在1945年的意图就是要摧毁德国的经济:“他不认为我们会常驻德国,而且他担心整个德国会再次反对我们。”

总是怀疑西方居心叵测的斯大林,想要防止德国与西方列强在最后时刻结成同盟。在雅尔塔会议上,他甚至都不想显示出苏联对战争赔偿的极强烈的兴趣。据麦斯基说,斯大林“不想让盟国被我们的要求吓着了,从而使他们想另做打算”。对于苏联计划利用德国的战俘作为强制劳动力进行苏联城市与经济的重建,他也故意轻描淡写。实际上,苏联对于从经济上剥夺德国有着浓厚的兴趣。1945年5月11日,斯大林指示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国家计委主席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麦斯基等官员,必须以最快速度把德国的军事与工业潜能转移到苏联,以确保工业区——“尤其是顿巴斯[煤矿]”的经济恢复。莫洛托夫在讨论时强调,在把西柏林交给西方列强之前,苏联人必须把它所有的工业资产都弄走。“我们为柏林付出的代价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