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4页)

她何尝不知楚琳琅是牺牲自己在替她解围,又何尝不知萧淑仪这邪火本是冲着自己发的。

陶雅姝本该闭口,让萧淑仪耍完威风走人,好承了楚琳琅的这份厚重人情。

可眼看着好友受折辱,陶雅姝惯爱跟人辨个是非黑白的执拗性子——又犯了!

她的指甲使劲儿扣着手心,到底忍不住,清冷开口道:“……记得先皇时,曾赏了一双名贵的西域牛皮靴给我之曾祖父。下人粗鄙,竟然泼洒热汤在鞋面上。下人惶恐,自请受罚领罪,毕竟他弄脏的是御赐之物!可是曾祖父却摆手表示,虽然是御赐之物,可是先皇赐他鞋履的目的,是奖励他治理湘西水患,助他脚力为国为民之意,岂能因为一双本就该沾惹尘埃,踏行千里的的鞋履重罚下人?这岂不是‘重物轻人’,失了先皇赐下这鞋的本意?先皇听到后,再次嘉许了曾祖父。可萧淑仪你却为并未脏污破损的鞋子,如此刁难陛下亲自封赏的六品安人。知道的觉得淑仪爱重陛下的心意。不知道的,还以为淑仪您为人刻薄,缺了些宽容大度的心肠呢!”

“你……”萧淑仪听了这话,脸腾地涨得通红,气得手指都在发颤!

陶雅姝是疯了!竟然敢这么在宫人前挤兑她!看她一会向陛下哭诉,好好告她一状!

想到这,萧淑仪气哼哼道:“你这意思,是暗讽陛下不如先皇?且给我等着,看我不到陛下跟前告你的状!”

就在这个关口,却有老迈声音稳稳道:“不必了,朕都听见了!”

萧淑仪心里一惊,回头一看,晋仁帝正带着太子,还有几个太监,立在花园旁的台阶上。

显然,方才发生的一幕,陛下都看在了眼中。

萧淑仪心里一惊,连忙娇柔跪下,跟陛下急急补救:“臣妾实在爱重陛下的赏,一时心急,便跟新梅安人说话语气重了些,没想到却惹了陶女官的恼,是臣妾的不是……”

老皇帝这辈子拥有的后宫女子不胜枚举,可他自觉依旧看不懂女人。

为何在他跟前娇弱似病柳的女子,转身冲着别人时,可以瞬间变得骄横跋扈,趾高气扬。

以前他宠了几十年的静妃如此,而这个萧淑仪,也是如此。

眼看着佳人梨花带泪,孱弱不堪,可老皇帝却再难联想故人良娣,反而想到了静妃那个蛇蝎毒妇!

所以也不等萧淑仪扮完柔弱,老皇帝便冷冷道:“既然鞋子脏得骂人,还不赶紧回去换了!”

萧淑仪一听话头不对,吓得再不敢多言,连忙跟陛下告退,灰溜溜地走人了。

老皇帝这时将目光调转向了低头跪下的陶雅姝,开口道:“……你是陶国公家的闺女?抬头让朕瞧瞧。”

若是别的女子,听了这话,必定欣喜若狂,可是陶雅姝一听,却面色惨白,艰难抬头。

晋仁帝先前虽然看过陶雅姝,可却并没上心。

可今日却有不同,他先前听到了陶雅姝不卑不亢,贬损淑仪将死物看得比人金贵。

这等说话入情入理的气韵,不愧是国公家的嫡女。

现在想来,他爱宠的静妃也好,萧淑仪之类的也罢,虽然并非出身贫寒之家,却也不是什么底蕴大家的女儿,少了士卿子女的宽容风度。

这个陶雅姝不失大家风范,难怪得了母后的连连夸赞。

等陶雅姝抬起头时,老皇帝又发现这女子还真是后宫的一股清流。

正是爱美的小小年纪,脸上未施粉墨,更无金钗银环装饰,从头到尾的素雅,却更显出了几分书卷之气。

母后说得对,后宫的邪风吹得甚久,也该扶持个大家闺秀,品行端正的女子来主持大局了……

想到这,老皇帝便又温和问了问陶雅姝的年岁,最近在太后宫里当什么差

正陪着父皇游走御花园的太子见了这苗头,脸色不喜反忧。

他的外公陶国公,前阵子还跟他抱怨陶雅姝表妹生性木讷,不会在皇帝的跟前逢迎,亏得他信以为真,暗暗松了一口气。

可万万没想到,今日他入宫,就正好看见陶雅姝在御花园里侃侃而谈,吸引父皇注意的一幕……

说好的人淡如菊,不争不抢的表妹呢?原来竟是这般工于心计,投父皇所好!

太子甚至已经能想象,这位看似端雅的表妹,将来一旦登上后位,再怀揣龙胎时,该有多大的野心!

失策!当真是失策,当初他怎么就一时昏了头,许了让表妹进宫帮衬的话呢?

正在心内彷徨的功夫,老皇帝转头看看一直杵在旁边的太子,语气转而变冷道:“你的提议,朕已知,天色不早,你早些出宫去吧。”

最近父皇跟他说话都是这么淡淡的,太子心里一时没底,只能出宫去了。

楚琳琅跪在一旁,听着陶雅姝和老皇帝的对话,也是心里有些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