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4/4页)

因为司徒晟总是私下里时紧缩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更何况这荆国使节团里还有那杨毅,不知他是个唱什么戏份的角儿。

杨毅手里捏着司徒晟的生母,总是以此挟制着他,所以司徒晟想要遵从本心,施展内心抱负,真是难上加难!

琳琅能为司徒晟做得不多,唯有用长指轻轻抚平男人眉间褶皱,轻声道:“放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你一定会想出应对的法子的。”

司徒晟搂紧了她。目光所及,却突不破天际黑云,不知何时下才能见亮。

不过楚氏说得对,他轻声道:“放心,就算那船头不直,也得想些法子,将那船头勒直!”

楚琳琅没有说话,她知道,她依偎的这个男人并非寻常人,他定然能冲破难关,而她要做的就是不离不弃地陪着他,无论前方是风是雨……

再说太后为楚琳琅颁布懿旨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女学诸位学子的宅院。

在知道楚氏被造谣之余,又有些心思发脏的人,开始妄自猜测,觉得这位新梅居士可能真的是陛下新近的外室爱宠。

也只有这样,才好解释,为何楚氏被造谣,却有齐公这样的人出面澄清。

一定是陛下不好当面跟太后解释,便请托了德高望重的齐公出面,为楚氏证明清白。

是以之前的三人拉扯谣言虽然澄清,可关于楚氏为何受到如此隆宠的流言又蔓延开来。

楚琳琅是被人说惯的,依然不在意这些嗡嗡乱响的龌蹉。毕竟他们有胆子编排陛下,那也只能尊重祝福,希望他们的脑袋长得结实些,莫要阴沟翻船。

可是这类谣言,却足以吓坏心里有鬼之人。

苏氏原本闹心着二女儿的家事,可后来,她听前来探望的夫人提及了新梅安人的事情,

这楚氏居然得了太后的隆宠时,再想到这关节,隐隐后怕,又来找大女儿求证。

没想到大女儿竟然给母亲吃了闭门羹,避而不见。

不怪谢东篱生气,实在是她那日也被祭酒大人一通骂弄得怪没脸的。

她又不傻,自然听得出,那祭酒大人表面是申斥儿媳妇,实则是怒骂那日在书院门口瞪眼造谣的母亲和妹妹。

谢东篱也知道,原先跟母亲关系不睦的二妹妹婚后,倒是攀附起了苏氏,这也让对二女儿心有愧疚的苏氏受用,觉得可以修补母女情分。

若拿钱银找补,倒也罢了,可苏氏跟妹妹一起犯蠢,叫六王妃都有些看不下去。

而且听说谢悠然当街产女,却因为接生不利,害得小婴儿夭折的事情,谢东篱也是头疼得紧,索性不见母亲,省得听二妹妹的闹心事。

想起自己到户部述职的弟弟近来跟自己说的事情,谢东篱觉得有必要给父亲提个醒,免得那母女闯祸,家里的爷们遭殃。

谢胜原也不知这些后宅女子的口舌,等听到大女儿提及祭酒大人居然出面给拿楚氏正名,还劳动了太后替楚氏下懿旨时,真是又惊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他回府后气得手指乱抖,直问苏氏:“你是被老二灌了什么迷汤?怎么竟是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那楚氏已经跟周随安和离,再无干系。她是偷吃了周家的米?让你们母女这么不依不饶?”

可是苏氏也觉得自己冤枉,只跟谢将军辩解:“那么脏的话,我怎么能说得出口?不过是当时撞见了,我和悠然跟忘尘居士私下了说笑了一番罢了!我又不傻,怎么好说她的闲话。而且悠然上次因为静妃的口舌就吓得半死,哪里还有心造她的谣?我还跟悠然说,这话万万不能从我们嘴里说出来呢。至于陶居士,是个娴雅宽和的修行人,更不会造这类谣言了。也不知怎么的,这话就不胫而走,一下子传扬开了。悠然不过脑子,在茶宴听别人先说,她才凑趣了几句的……”